来源:
网易新闻23日晚,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官方账号发布的一条微博引发网民关注,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武汉段水质曝出氨氮超标,三家水厂先后紧急停产。尽管污水还未入自来水管网,但因3家水厂紧急停产,30多万居民、数百家食品加工企业用水已受到影响。
从兰州自来水苯超标,再到武汉取水口受污染,频繁上演的城市“水危机”屡屡刺痛公众神经,也成为政府应对危机的一次大考。污染源头何在?如何应对危机、避免群众恐慌?饮用水安全如何保证?
政府
微博直播水污染处置情
突发事件考验应急能力
经武汉市政府权威部门检测,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值为1.59mg/L,超过1mg/L的国家标准。相关水厂停产,污水未入自来水管网。
突如其来的水污染事件,直接考验着当地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和危机处置能力。
记者从武汉市政府应急办了解到,4月23日16时34分,白鹤嘴自来水厂在检测入水口时发现氨氮超标,随即停产,并将情况上报。当晚19时许,东西湖区余氏墩水厂在取水口也发现同样问题,随后紧急拉闸停产。
武汉市相关部门得到水厂报告并确认核实后,当晚就通过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将消息发布,并及时告知百姓,“污水并没有进入城市自来水管网”。
为了保证居民用水,武汉水务集团采取从其他水厂调水供应的紧急措施,保证居民用水。武汉水务、环保部门提高了汉江沿岸水厂进、出水监测频率,每半小时监测一次,出厂水质不达标严禁进入管网。随后,武汉市委、市政府组织东西湖区以及环保部门,连夜彻查污染源。
从23日晚开始,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官方微博全程直播水污染处置情况。前后共播发15条微博,既有信息通报,又有对网民关切的回应。网民“REBORN-明泽哥”问:有水的地方是不是就意味着没问题?请本着负责的态度尽快处理民生问题。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微博回复说:“合格的水才允许进管网,请放心。”
24日凌晨3时,武汉市市长唐良智主持召开紧急会议,启动紧急预案,要求全力保障用水安全。24日当天部分水厂已恢复供水,出厂水质正常。
水污染源头在哪?目前湖北省环保厅、武汉市环保局正对下游相关水厂水质严密监测,并全力排查汉江武汉段污染源。环保厅有关人士表示,初步怀疑是工业污染,但准确结果需要等待调查后才能确定。
居民
政府及时介入
没有引发用水恐慌
“23日晚上一回到家就发现没水了,供水热线一直忙音。”武汉东西湖区市民李先生说,停水后,大家都购买矿泉水应急,“附近的矿泉水都快卖光了。”
李先生家附近的一些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突然停水,完全措手不及。”
上一篇:
让水安全成生态红线